新闻中心

    NEWS

  •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
  • 电话:+86-0000-00000
  • QQ:987654321
  • 邮箱:987654321@qq.com
  • 联系人:陈小姐

凝练教育扶贫的中国经验


时间:2019-01-15 18:29:32  来源:  作者:

过去的五年,中国有近6000万人脱贫,相当于每3秒就有一人跨过贫困线。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先生曾经评价说,中国的减贫成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在中国扶贫开发攻坚战中,教育扶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努力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引了教育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本文认为,教育脱贫在创造备受瞩目的“中国奇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有必要从学术的角度梳理出教育脱贫的中国经验,从而一方面促进高校研究扎根中国具体国情,另一方面促进探索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教育扶贫理论模式,并将其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公共政策,让具有中国文化传统和制度特色的“中国故事”得到完整的诠释和有效的传播。

1.教育扶贫为何需要学术梳理

在参与教育扶贫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与成就巨大的脱贫攻坚实践相比,对这一“中国奇迹”的学术关注尚需进一步加强,教育扶贫中国经验的学术梳理尚需进一步凝练,教育扶贫相关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尚需进一步提升。教育扶贫为何需要学术上的梳理?

首先,实现脱贫攻坚目标,需要更加强有力的学术支撑。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贫困地区长期贫困的状态,已经不再是经济、文化等单一维度的问题,由贫困所派生的新的社会问题不仅成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也从局部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教育,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手段与工具,其作用的发挥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毫无疑问,针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的财政上的教育投入与教育支持服务,对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转变观念,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教育扶贫作为一种公共政策,如何保证其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面对中国巨大的区域差异,如何避免扶贫政策“一刀切”式的“简单粗暴”,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教育扶贫的研究必须跟上。

其次,我们的高校需要在这样的研究中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一方面,面向扶贫攻坚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高校不仅应该肩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度参与教育扶贫的实际工作过程,还应该加强教育扶贫的政策研究、理论研究、应用研究,通过扎实深入的田野调查,持续跟踪、多学科协作等方式,从点到面,从扶贫政策实施效果的量化分析,到某一地区教育扶贫模式的概括提炼,再到宏观的教育扶贫政策与其他扶贫政策之间协调共进的理论分析,扎根中国具体国情探索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教育扶贫理论模式,并将其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公共政策,所有这些工作都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另一方面,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之下,如何理解中国教育、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简单地以国际发文、国际排名这类指标作为评价中国大学是否一流的倾向,偏离了中国大学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使命;而在国际主流学术圈围绕中国问题的“失语”,又恰恰反映了学术界纠缠于所谓“国际惯例”,难以扎根中国实际、深刻关注中国问题、积极介入中国实践,确立学术研究的“中国风格”与“中国范式”的尴尬境地。仅以扶贫研究为例,目前教育扶贫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贫困文化理论”“资源要素理论”“人力素质贫困理论”“系统贫困理论”均来自西方。国际反贫困研究学术圈中,主流研究机构、核心学者如诺贝尔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麻省理工学院反贫困实验室创始人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佛洛等,他们在世界各国开展跨国学术与实践研究,形成了一个相对闭合的学术圈子。中国学者与其的机制性学术联系尚不紧密,也因此导致中国声音还非常稀缺,极具中国文化传统和制度特色的“中国故事”还没有得到完整的诠释和有效的传播。中国学术界在国际反贫困研究领域的概念供给、理论供给、模式供给明显不足。

最后,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14亿人口的东方古国和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扶贫实践和政策选择有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和体制特色,简单地使用西方反贫困理论无法准确地解释中国的贫困现象,因此也难于以此为依据形成有效的政策设计。事实上,中国扶贫攻坚的生动实践是极为罕见的减贫案例,这一极具中国文化传统和制度特色的“中国故事”由于学术界介入的不够充分,特别是进入国际学术界主流的研究成果与理论框架构建还不充分,还没有得到更好地诠释和传播。中国学术界基于中国扶贫实践的系统理论梳理尚在路上,中国学者在反贫困研究领域的概念供给、理论供给、模式供给明显不足是根本原因。

2.用学术语言凝练中国经验

第一,高校应深入探寻中国教育扶贫成就的文化和制度因素,在深厚的文化传承中寻找深植于中国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深刻认识并从理论上诠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多个重要时间节点和重要会议上反复强调脱贫攻坚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多数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扶贫不是慈善救济,而是要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等等,都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理解和阐释,从而进一步丰富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理论体系。也只有在对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政策方略的系统总结和理论概括的基础上,在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的完整理解和理论解读的基础上,所谓基于中国脱贫攻坚实践的理论供给、概念供给和模式供给才有源头活水,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才有实现的可能。

第二,高校要面向中国脱贫攻坚的实践,对脱贫攻坚的各项政策实践,包括教育扶贫实践经验进行学理化的分析、阐释与提炼,并努力构建带有中国风格的、更为成体系的扶贫理论体系是学术界回应国家重大战略的一个方面。

以教育扶贫研究为例。教育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一种方式,如何界定它的功能,怎样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其效益,如何认识和处理在教育扶贫中产生的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扶贫先扶志”与“扶贫先扶智”如何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寻找其文化基因?另外,已有的研究主要从扶贫主体的视角出发,进行比较宏观的政策研究,缺乏对扶贫客体的微观关照,缺乏具体细致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缺乏,既对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出现偏差,也影响中国扶贫成就向外传播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的研究团队在开展教育扶贫研究时,选取比较具体的研究领域进行切入,其中一个研究课题是聚焦国家从2012年以来实施的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的“国家专项”计划,通过大量系统的调研,与相关贫困县教育主管部门、各省市招办、各有关高校、受益大学生群体协同,跟踪政策实施的过程,从中梳理成绩与问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建议,提出了不使用“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这样的区域概念,而代之以家庭年收入和所就读学校教育水平为衡量标准;锁定资助对象的“精准人群定位”,加强报考指导和行政服务,给予有报考意向的受助者以相应的时间支持、行政支持和条件支持,打通政策精准执行的“最后一公里”;高校应强化学生适应服务和各项指导工作,“招进来还要培养好”,做好受益人成长与发展的精准支持。

第三,教育脱贫攻坚的精准实施,除了依靠一线管理者的“工作直觉”和工作经验,学术界和教育专家还应该精准对接一线实际工作的迫切需求,设计、开发科学有效的操作工具,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化指导,以保证政策实施有目标、有过程、有跟踪、有评价,在实施—评价—调整—优化中形成科学的管理闭环。

第四,鉴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政策性强,敏感度高,涉及的各个领域,包括教育扶贫领域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比如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操作模式总结等等,非高校和学者一己之力可以完成,因此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构建政府—高校—社会组织—市场四维有效互动机制:政府有关部门可以甄选有研究基础的高校与之合作,根据政策推进安排,提出研究清单,有序、分级开放相关数据,让研究人员有米下锅,按需做菜,对症下药,在政策推进的过程中边实践、边研究、边评估、边监测、边校正,形成从实践到理论,由理论反哺实践的良性循环;高校在这一研究领域,更应开门做研究,践行“脚底板下的学问”,面向脱贫攻坚一线,尤其是可以聚焦教育扶贫领域,面向各利益相关方,充分整合研究资源,发现真问题,开展真研究,形成有用、好用的对策性研究成果。

第五,高校应充分利用“双一流”建设的良好契机,积极开展围绕减贫的国际合作研究,主动构建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在与国际学术界充分交流、对话、合作的基础上,凝练中国经验的学术表达,充分展现中国学者与中国脱贫攻坚实践相关的研究成果,逐步形成脱贫攻坚“中国智慧”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作者:张晓京,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研究员)

链接

教育对中国脱贫奇迹的贡献

贫困是人类社会一直存在的共性问题之一。当前,全球仍有7亿多人生活在极端贫困当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为解决贫困问题都制定了相应的扶贫政策。从美国的《让每个孩子都成功法案》到巴西的《一切为了教育计划》,教育扶贫都成为对抗贫困的公共政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扶贫开发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1978年我国尚有2.5亿贫困人口,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被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取得了巨大成就。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中国极端贫困人口2014年下降到4.2%,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过去的五年,世界极端贫困人口从40%下降到10%,大多数贡献来自中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积极探索、顽强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在这一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体系完整的脱贫攻坚重要论述。

中国扶贫开发攻坚战中,教育扶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建档立卡工作,基本摸清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信息,并针对建档立卡户的具体情况,精准确定教育帮扶措施;再如,加大政府投入,保证贫困地区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截止2016年,在自然村上幼儿园和小学的农户分别达到79.7%、84.9%;从2012年开始国家实施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包括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和地方专项计划三项,由部属高校和省属重点高校向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学生投放专门的招生指标,以此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就读重点高校的比例,增加他们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据统计,通过“专项计划”进入“双一流”高校的人数约为3.7万人,约占所有“双一流”高校招生总人数的10%。

 

电话:+86-0000-00000
邮箱:987654321@qq.com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
Copyright © www.yaxin332.com 最新登录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111111号